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枯山水,是一種美麗且獨特的日本庭園形式,吸引了全世界人們的心。 這些庭園經過精心打造,旨在為觀賞者創造一個冥想的空間。透過沙碎石鋪地,加上精心排列的岩石,偶爾也包含苔蘚、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組成的庭園景觀。枯山水的藝術基於簡單、和諧和平衡的原則,從而造就了一個散發著寧靜和靈感的花園。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枯山水遍布日本各地,並以其簡約和寧靜而受到讚賞。它們也是全世界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的熱門研究項目和靈感來源。此篇文章,我們將深入探討枯山水的歷史和意義,並探討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如此迷人。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枯山水是什麼
枯山水這個詞經常被英語翻譯作「禪花園」(Zen Garden)。 「zen」的詞根最初是指梵語中「冥想」的意思。 然而,在日語中,這種類型的庭園基本被稱為「枯山水」(karesansui),是日語乾、山和水的字符。
枯山水是一種極簡主義的乾燥庭園,由岩石、礫石、沙子和木材等自然元素組成,並使用最少量的植物,看不見任何水的出現。枯山水沒有生機勃勃的花朵和樹葉,而是舖滿簡單的的礫石,並輔以幾塊大岩石,通常被灌木包圍。 這就是為什麼枯山水通常被稱為乾燥的庭園(英語使用者會用Japanese Dry Garden來稱呼它),因為它們缺乏水景,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植物。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枯山水的組成,其中岩石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亞洲研究學會的說法,岩石被認為是地球的「骨頭」,因此對於自然與物理的本質至關重要。岩石代表不屈的山,而枯山水中的砂代表水的流動性,這也是為什麽枯山水有時被稱為「岩石庭園」的原因。
枯山水的主要目的是為佛教僧侶提供一個冥想和思考佛陀教義的空間。 與傳統庭園不同,枯山水的目的不是刺激感官,而是促進觀者心靈的寧靜。它們專為冥想而設計,為觀者提供了一個平和、冥想的環境,任何進入的人都能輕易感受到寧靜的氛圍。枯山水的風格是簡約的,旨在用最少的材料喚起最大的意義。
枯山水的意義與哲學
日本枯山水有助於在我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與自然世界之間創造和諧的平衡,無論是在佛教寺廟還是虔誠的佛教日本家庭內外。枯山水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此景觀中,使人的心靈可以找到一個寧靜的避風港來休息,體驗更高的意識。枯山水的景觀隨著季節的變化,苔蘚茁壯成長,水不斷積聚,我們對枯山水的體驗也在不斷發展。因此,枯山水可以堪稱是一件賦予生命力的藝術。 日本當代領先的禪宗園林設計師— 枡野俊明曾這樣解釋了禪宗與哲學之間的關係:「通過禪宗的修行,可以察覺到無法直接暴露或理解的心靈情感。」透過他這樣的說明,我們能更加確信心靈的平靜能促使我們聽見內心的的聲音。
枯山水的元素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禪宗致力於探索自然和人類在世界上的關係。枯山水透過創造寧靜和冥想的空間來體現這一哲學。雖然通過佛教修行獲得啟發可能需要時間,但人們可以在此寧靜的地方找到慰藉,讓靈魂充滿活力。此外,很少有地方能比得上枯山水的氛圍。以下,我們將解釋枯山水的元素並解釋它們所在景觀裡所表達的意義:
岩石和石頭
岩石和石頭在日本枯山水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們是取自大自然的純粹元素。枯山水使用岩石和石頭來喚起一種永恆的感覺。許多庭園的入口處通常也會置放著大岩石,以示歡迎。此外,枯山水的岩石引領我們沉思存在的奧秘,並在當下找到平靜。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水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雖然在枯山水庭園中,水的角色相對較小,但它的存在為庭園添加了豐富度。它不僅用來表示海洋的浩瀚或河流的流動,而且還像徵著淨化和淨化。在枯山水的寧靜中, 涓涓細流的聲音和周圍石頭和植物的倒影呈現出一種安靜之美,進一步增強了冥想體驗。這種與自然和內在自我的聯繫是枯山水體驗的核心,提醒我們存在於自然世界的美麗和智慧。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沙子或礫石
枯山水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使用沙子或礫石,將其仔細傾斜以形成類似於水波紋或波浪的複雜圖案。在枯山水中,礫石通常比沙子更常見,這是因為它不易受雨水和風的影響,因此使用更頻繁。
透過沙子或礫石所產生的線條和圖案被稱為「砂紋」,它們不僅可以代表平靜的溪流,還可以代表更大的波浪、起伏、或各種圖案,以及象徵啟蒙、心理、宇宙和世界觀的漩渦圖案。 整理砂紋被認為是一種淨化心靈和幫助培養正念的行為,這是一種佛教僧侶經常進行的練習。砂紋的細膩表現,體現了日本人對美的敏感度,傳達出侘寂的樸素、靜謐、純淨、通透之美。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苔蘚
雖然平安時代時,日本貴族開始欣賞苔蘚之美,然而是直到14 世紀禪宗文化盛行,苔蘚才成為庭園中備受重視的元素。禪宗僧侶在苔蘚中找到了寧靜,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園林設計師用它來創造令人難忘的景觀。
然而,苔蘚已成為許多日本庭園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枯山水中,苔蘚經常被用作地被植物,營造出鬱鬱蔥蔥的綠色地毯,與用來代表水或土地的礫石或沙子形成鮮明對比。苔蘚也有助於吸收水分,幫助保持枯山水庭園的濕度和平衡。此外,苔蘚在日本文化中也被視為一種高雅和精緻的象徵,並代表著時代和傳統,因為它經常生長在古老的森林和建築上,賦予庭園一種柔和的歷史美感。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圖片來源:Mitsuru Wakabayashi
枯山水的歷史
枯山水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日本。枯山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 世紀,當時中國僧侶遊曆日本並引入了佛教原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佛教教義和枯山水藝術交織在一起,枯山水已成為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談起枯山水的起源,靈感是來自宋代的中國園林哲學。宋代的園林注重自然美的表現和山水意境的再現,同時注重文化內涵和主題性的表達。這些理念和實踐都對後來日本的枯山水庭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融合了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並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枯山水。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
平安時代(794-1185)
日本最古老庭院設計的經典書籍《作庭記》寫於平安時代後期,其中包含以下關於「枯山水」的描述:「枯山水是用石、砂、樹木等營造出來的乾枯的山水景象;枯山水的藝術就是要表達出山水的『遠景、近景、陰影和陽光、雨雪、晨昏』的變化,使觀賞者得到一種平靜的感受。」
當時的枯山水庭園,一般由一個大型的湖泊或池塘和周圍的小丘、石頭、灘地和小型樹木組成。這些庭園被認為是將自然環境轉化為人工景觀的最高成就,其設計強調對平衡、比例和細節的講究。
鎌倉時代(1336-1392)
鎌倉時代,枯山水庭園的風格發生了變化,開始融合了禪宗的影響。鎌倉時代的枯山水庭園以其簡潔的設計和精神意義而聞名。其中,著名的日本僧侶和禪宗大師— 夢窗疏石在13世紀期間對枯山水發展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
夢窗疏石被邀請到京都西部幫助修復寺廟,由於該寺廟在戰爭中遭到破壞,夢窗疏石被要求重建它作為禪寺。在修復寺廟的同時,他創建了第一個枯山水庭園,旨在為僧侶提供一個和平和沈思的空間,讓他們專注於精神修行。 最初,枯山水很小,結構簡單,只用沙子和石頭建造。然而,夢窗疏石的貢獻不僅在枯山水藝術方面,還包括對禪宗思想的發展和推廣,對日本文化的貢獻是非常深遠的。
室町時代(1336-1573)
在室町時代,枯山水達到了鼎盛時期。應仁之戰(1467 年)後,京都滿目瘡痍,日式禪宗庭園的枯山水以較少的預算和較窄的空間建造而廣受歡迎。此外,隨著禪宗的廣泛實踐,枯山水開始成為僧侶、武士,甚至大眾的冥想場所,這導致了枯山水的進一步發展。這個時期的枯山水庭園的風格更加多樣化和精緻化。
江戶時代(1603-1868)
江戶時代,日本是枯山水的衰落時期。由於經濟趨於穩定,財富開始在強大的大名(貴族)和商人的統治下聚集,這些人開始大手筆地花錢建造大型的休閒花園以表示自己財力和文化品味,稱為「大名庭園」。 在這個過渡時期,表達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小型而富有哲學的枯山水變得不那麼突出了。然而,枯山水庭園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庭園設計師開始使用更大、更不規則的石塊和更多的植被,以創造出更加自然和有機的景觀。
昭和時代(1926-1989)-至今
雖然在江戶時代,枯山水已經不在受歡迎,不過昭和時代又重新興起。 以永不褪色的「永恆現代性」為目標的日本景觀設計師重森三玲有極大的影響。 重森三玲在此期間創造了許多枯山水庭園,旨在為傳統的日本花園帶來新的生命,同時仍保留其原有的本質。枯山水庭園的風格開始走向現代化,並與建築和景觀設計結合。如今,枯山水遍布日本各地,它們繼續成為世界各地人們靈感和沈思的源泉。

圖片來源:Mitsuru Wakabayashi
(枯山水:日本庭園的禪意美學 - dans le g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