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心愛的器皿破裂了,你會怎麼做呢?多數人或許會感到不捨與苦惱,甚至在不得不丟棄時仍覺心疼。然而,在日本有一門古老的工藝,名為「金繼」(Kintsugi),專門用來修復受損的陶器。這項技藝不僅修補器物,更將裂痕化為獨特的紋理,展現對物品歷史的尊重。

金繼自古以來便在日本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體現了珍惜與再生的精神。近年來,它更走出日本,成為全球廣受讚譽的美學象徵。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我們可以思考金繼為何能引起廣泛共鳴,以及它在日本藝術與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金繼是什麼?


金繼(Kintsugi),又稱金繕(Kintsukuroi),是一種日本傳統工藝,利用混合金、銀或鉑粉的天然漆來修復破損的陶器與漆器。「金繼」一詞意為「以金子承繼」,其技法與蒔繪(Maki-e)有相似之處。與一般修復方法不同,金繼並不試圖隱藏裂縫,而是透過金屬光澤強調破損處,使器物呈現獨特的痕跡與歷史。這種轉化裂痕為美的方式,正體現了日本美學中強調 「不完美之美」 的精神。



從技術層面而言,金繼是一種透過天然漆黏合破裂或缺損陶瓷、漆器的修復技術。這種天然漆取自漆樹樹液,乾燥後無害於人體,且具極高硬化效果,被視為強韌的天然黏合劑。金繼的核心特質在於讓裂痕成為器物的一部分,並以金或銀粉點綴,讓缺陷呈現出新的魅力。它不僅是修復方法,更是一種象徵無常、接納變化與歲月痕跡的生活哲學。自古以來,日本文化便強調珍惜與重複使用器物的價值,金繼正是這種文化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實踐。

金繼的起源與發展


金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繩文時代的陶器,當時已可見以漆修復破損器物的痕跡。進入室町時代(14–16 世紀)後,隨著蒔繪等漆器工藝的發展,以及茶道文化強調接受不完美的精神,金繼逐漸被視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傳統技法。

|延伸閱讀|日本茶道——不只是品茶,而是「一期一會」的生活哲學

雖然金繼的確切起源仍無法確定,但多數學者認為它大約在 16 世紀末至 17 世紀初在日本變得普及。策展人路易絲·科特(Louise Cort)指出,金繼的誕生常與 15 世紀幕府將軍足利義政的故事聯繫在一起。據傳,他心愛的一個青瓷釉碗破碎後,送回中國修復。最終返還時,碗身被以金屬釘固定,這是當時中國工匠常見的修復方法。這段傳說雖然無法確證,但顯示金繼或許正是在日本工匠的創新中,從單純的功能性修復演變為獨特的藝術形式。

金繼 Kintsugi:讓裂痕重生,擁抱日本修復的美學 - dans le gris

據傳,金繼 Kintsugi 的起源與 15 世紀幕府將軍足利義政有關。圖片來源:Wikipedia。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推斷,在 15 世紀金漆修復技術尚未普及。更合理的情況是,這一傳統隨著茶碗的興起而逐漸發展,特別是在 16 世紀蓬勃發展的日本茶道中廣泛應用。

如今,金繼(Kintsugi)的影響早已超越日本,並廣泛應用於 中國、越南、韓國等地。這種新穎的修復方式很快受到收藏家的推崇,甚至有傳聞指出,有人故意打破珍貴陶器,只為讓它們經過金繼修復而更顯獨特。

在現代,金繼不僅作為一種傳統修復工藝繼續傳承,也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藝術與哲學。專業的金繼工匠與各地的教學課程,讓人們有機會親身體驗修復器物的過程,不僅能延續珍愛器皿的生命,也能將裂痕視為藝術與故事的一部分。

金繼:裂痕中的哲學


「困境將成為你的故事,這就是金繼的美麗所在。你的裂縫也可以成為你最美的部分。」—甘迪絲·庫馬伊(Candice Kumai)

金繼(Kintsugi)體現了日本「勿體無い」(Mottainai)的精神,這是一種珍惜事物、避免浪費的思想。它同時呼應了侘寂(Wabi-Sabi) 的哲學,提醒我們傷痕與缺陷也能成為美的一部分。這些觀念反映了日本獨特的情感與傳統美學:接納生命中的破碎,並在不完美中找到價值。

金繼與侘寂有著相似的哲學核心。侘寂強調接受不完美與不完整,而金繼則透過修復裂縫來呈現這種美學。在日本美學中,物品的磨損痕跡往往被視為其歷史與價值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器物破碎,人們仍選擇修復而非丟棄。

與「物盡其用」的觀念相似,金繼進一步強調,損壞不代表終結。相反地,透過修復,物品能夠「重生」,甚至比過去更具魅力。這種哲學不僅是一種工藝精神,也是一種關於韌性、重生與不完美之美的生活態度。

|延伸閱讀|勿體無(Mottainai)——從日本哲學中學會珍惜物品與永續生活

金繼與侘寂的關係


侘寂和金繼在日本文化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學概念,由於兩者實質相近,令人不禁思考它們之間的連結。侘寂是一種更廣泛的世界觀,強調接受不完美與無常,並讚頌簡約、自然與真實。在日本傳統工藝與建築中,侘寂的精神體現在對不對稱、粗糙與時間痕跡的欣賞。

金繼則被視為侘寂美學最鮮明的實踐之一。透過以金或銀漆修復破損器物,裂縫不再是瑕疵,而是轉化為器物歷史的一部分,成為獨特而優雅的線條。這種修復方式展現了「不完美之美」的核心理念,讓破損被重新賦予價值與美感。

金繼是侘寂的具體體現,將美學轉化為可見的藝術形式。

|延伸閱讀|侘寂 Wabi Sabi:不完美的美,成為設計靈感

金繼工藝的製作過程


在了解了金繼的介紹之後,你是否對這項工藝感到興趣呢?儘管金繼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但並不需要特殊技能。對於那些對金繼感興趣的朋友們,我們將介紹一種適合初學者的方法,即使是對這門藝術不熟悉的人也能輕鬆嘗試。

金繼 Kintsugi:讓裂痕重生,擁抱日本修復的美學 - dans le gris

金繼(Kintsugi)是日本修復陶器的工藝,以金、銀或鉑粉漆強調裂縫之美。圖片來源:iStock/BigCircle。

在我們開始之前,重要的是要知道可以使用以漆為主要成分創造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材料,而無論是以麥漆、錆漆還是刻苧漆為主的三種主要材料,都是我們修復金繼時的主要混合黏合劑。一般而言,金繼通常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1. 黏合碎片

在開始修復之前,必須先將破損的器物清潔並徹底乾燥。接著,將小麥粉、生漆與水混合,製成一種稱為「麥漆」的黏合劑。將其均勻塗抹於破裂表面,將碎片精準拼合並固定。完成後,讓器物靜置約一週,以確保漆料充分固化。

2. 打磨和拋光

在麥漆固化後,使用刀具或砂紙去除多餘的部分,讓表面平整光滑。這一步驟十分關鍵,因為它能為後續金粉的塗抹提供理想的基底。

3. 填補縫隙

如果在黏合後發現仍有缺失的部分,可以使用錆漆(由粉末狀燒製黏土與生漆調和而成)。以抹刀將其填補於縫隙中,靜置一日使其硬化,之後再用防水砂紙將表面打磨平整。錆漆乾燥時間較長,且在固化過程中可能會收縮。

4. 塗上黑漆

使用刷子將黑漆塗抹於接合處與填補了錆漆的部位,靜置一日使其固化。之後以防水砂紙打磨塗層表面。這一工序需重複三次,以逐層加厚塗層,確保結構穩固。

5. 金粉裝飾

最後一步,為了達到裝飾效果,工匠會在修復區域灑上金粉或其他金屬粉末,這個過程被稱為「金繼」(Kin-tsugi)。若使用銀粉,則稱為「銀繼」(Gin-tsugi);若物品存在缺失的部分,則可採用「呼繼」(Yobitsugi)技術,以其他器物的碎片填補缺口。

修復完成後,器物表面所留下的金色線條被視為金繼或金繕的象徵,不僅為物品增添獨特而優雅的痕跡,也使裂縫成為器物故事的一部分。金繼不僅是一種修復技藝,更是一種對器物的尊重與珍惜,體現了接受不完美與生命歷程的哲學。經過修復的器物因此承載著歷史與情感,成為無可取代的藝術作品。

金繼如何影響當代藝術與設計


從破碎到美麗,金繼強調不完美的價值,將修補與接縫視為器物獨特的特徵,而非缺陷。近年來,這一古老工藝在全球引起廣泛關注,甚至曾在美國史密森尼學會的弗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 舉辦專題展覽。

金繼不僅作為日本傳統修復技藝流傳至今,也成為當代藝術與設計中的重要靈感來源。許多藝術家與設計師透過「破壞—修復—重組」的過程,將金繼的美學與哲學轉化為新的創作語言,用以探索重生、延續與不完美之美。

以下,我們將介紹一些以金繼為靈感的案例,展示這項工藝如何在不同領域被重新詮釋,並持續影響當代藝術與設計。

TANK 所設計的「Xchange Apartments」

金繼不僅應用於陶瓷工藝,也啟發了建築設計。這座由 TANK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公寓位於京都清水寺附近。設計團隊解釋道:「在建築施工中,傳統砂漿在凝固時容易產生裂縫,這些裂縫通常被視為瑕疵;而現代改良砂漿則幾乎不會開裂。我們注意到這些裂縫與破碎陶瓷的紋理十分相似,因此選擇使用傳統砂漿,並以金色環氧樹脂將裂縫連結,將不完美轉化為設計特色。」

最終,地板上的裂縫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化為優雅的金色細節,讓空間呈現出金繼般的藝術之美。

金繼 Kintsugi:讓裂痕重生,擁抱日本修復的美學 - dans le gris

TANK 受到金繼工藝的啟發,在地板的裂縫處巧妙運用金色樹脂進行修補。

隈研吾與大摩酒廠 The Dalmore 合作的威士忌包裝

著名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與 V&A Dundee 博物館及 The Dalmore 威士忌酒廠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座專屬威士忌的雕塑裝置。隈研吾表示:「在合作初期,我便決定採用金繼的概念。金繼是一種匠人重新組裝破損物品(如陶瓷)的手法,它不僅展現了可持續性,也讓製作的過程得以具象化。金繼能讓物品更加豐富,並賦予其比以往更高的價值。這與建築和威士忌的理念相互呼應,象徵著日本與蘇格蘭不同思想的融合。」

金繼 Kintsugi:讓裂痕重生,擁抱日本修復的美學 - dans le gris

隈研吾以金繼概念設計雕塑,為 The Dalmore 威士忌打造專屬包裝。

Karen LaMonte 的金繼和服雕塑

美國當代藝術家 Karen LaMonte 以其大型女性服裝雕塑聞名。在部分作品因窯爐爆炸受損後,她開始運用金繼技法進行修復。這些裂痕不再是缺陷,而是被轉化為藝術的一部分,生動展現了金繼「將不完美升華為美」的精神。

金繼 Kintsugi:讓裂痕重生,擁抱日本修復的美學 - dans le gris

美國當代藝術家 Karen LaMonte 以金繼工藝修復破碎的雕塑。

Lumio 以金繼靈感的藍芽音響

Lumio 以金繼美學為靈感,打造出一款名為 Teno 的藍牙音響與燈具。乍看之下,它宛如以金繼工藝修復的日本陶器,但實際上是一件兼具聲音與光線的多功能設計。Teno 曾被《富比士》譽為「奇蹟之物」,並入選《時代》雜誌 2022 年度最佳發明。

Lumio 創辦人 Max Gunawan 表示,他受到金繼哲學的啟發,希望創造一個值得長久珍藏的物件,同時鼓勵人們遠離一次性產品,轉而珍惜能陪伴生活的設計。

金繼 Kintsugi:讓裂痕重生,擁抱日本修復的美學 - dans le gris
Teno 多功能音響,外型宛如金繼雕塑。


Seletti 的金繼系列

義大利家居品牌 Seletti 以其充滿趣味、非傳統甚至帶有挑釁意味的創作而享譽全球,如今也從金繼汲取靈感。該系列以瓷器為主,並在表面加入金色縫痕,將裂紋與不規則轉化為裝飾元素。透過將不完美納入設計的一部分,Seletti 不僅凸顯了每件手工製品的獨特性,也為這門日本傳統修復藝術注入了當代風格。

金繼 Kintsugi:讓裂痕重生,擁抱日本修復的美學 - dans le gris
Seletti 金繼系列瓷器,以金色縫痕將裂紋化為設計亮點。


透過這些案例可以看出,金繼不僅是一種修復破損器皿的技術,更是一門展現日本獨特美學的藝術。隨著它在全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也逐漸認同其中所承載的價值——珍視物品、接受不完美,並在裂痕中發現新的可能。

金繼提醒我們,破碎不會是終點,而是重生與美的契機。它不僅延續了器物的生命,也啟發人們在自身的脆弱與傷痕中,找到力量與美感。希望這份古老而優雅的工藝,能持續成為理解日本美學與生活哲學的靈感來源。

© Dans Le Gris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或轉載。



閱讀更多藝術文章:


• 枯山水:深入了解日本庭園中的禪意美學
• 花道 Ikebana:讓花重新綻放,日本傳統插花藝術
• 侘寂 Wabi Sabi:不完美的美,成為設計靈感
• 日本美學「間」(Ma):寂靜、虛無與暫停之間的思考


↪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YouTube | Instagram


標籤: Art Craftsma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