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野口勇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野口在製作《Mu》的石膏原件
野口勇(Isamu Noguchi,1904-1988 年)是一位日裔美國藝術家、雕塑家兼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從1920 年代開始,他的藝術生涯持續了六十年。透過一生的藝術實驗,他創作了雕塑、花園、家具、陶瓷、建築、景觀和佈景設計等。野口勇的作品既微妙又大膽,既傳統又現代,他重新定義了藝術與各種設計的可能性。他的藝術情感,注入對世界各地文化的旅行體驗,使野口勇成為20 世紀美國雕塑中有機抽象形式的核心人物。
「布朗庫西(Brancusi)讓我意識到,我之前學到快速做事的方式,都是錯誤的⋯⋯不是你學了什麼就能應用。畢竟,你必須進入自己內心去尋找。」
— 野口勇
1926 年,野口勇在紐約觀看了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作品展,極大地改變了他的藝術方向。他決心追求對現代主義和抽象主義的更深入理解。野口憑藉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獎學金前往巴黎,並於1927 年在布朗庫西的工作室工作。與此同時,他與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史都華.戴維斯(Stuart Davis)、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和朱爾斯·達辛(Jules Dassin)成為了朋友。 受到藝術家的形式和哲學的啟發,野口勇轉向了現代主義和抽象主義,為他的高度精雕細琢的作品注入了抒情和情感表現力,以及散發一種神秘的氛圍。與此同時,野口勇獲得了石雕方面的經驗。從燈具到遊樂場,野口勇認為雕塑無處不在,一切皆雕塑。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野口勇認為若將自己規範在一種特定的風格中,確實使他成為該流派的專家,但他不希望屬於任何流派。野口勇曾說過:「我一直在學習,一直在發現。」作為一名藝術家,野口勇使用他能接觸到的任何媒介,像是,石頭、金屬、木頭、黏土、骨頭、紙或混合物——雕刻、鑄造、切割、敲擊、鑿鑿或爆破;隨著每一種不同形式的形成創作。野口勇認為雕塑家的任務是形成空間,賦予空間秩序和意義,藝術應該「消失」,或者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野口勇的作品
Paris Abstraction, 1928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Paris Abstraction, 1928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Paris Abstraction, 1928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Peking Brush Drawing, 1930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Lunar Infant, 1944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Floating Lunar, 1945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Humpty Dumpty, 1946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Bird’s Nest, 1947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Stone of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1962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Magritte’s Stone, 1982 - 1983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
Kyoko-san, 1984
(野口勇:一切皆為雕塑 - dans le g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