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刊物
愛宕念佛寺|京都朝曦下的千尊青苔羅漢像
愛宕念佛寺位於京都嵐山地區,環境幽雅清靜。寺內擁有一千兩百尊獨一無二的羅漢像,每尊雕像都展現獨特的個性和特徵。儘管這些雕像各具特色,卻共同營造出一種能夠治癒心靈的力量。
京都建築|顏之屋 Face House
在京都,有一座名為顏之屋 Face House 的建築,擁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的設計。這棟由日本建築師山下和正設計的建築,雖然不是熱門景點,但已成為建築、設計和藝術愛好者的秘密基地。
日本茶道——不只是品茶,而是「一期一會」的生活哲學
日本茶道表面上看似簡約,但其中卻蘊含著無數細節。茶道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一場品茶,更是一種深刻的哲學、美學和文化。如今,這種獨特的茶道文化,已經被視為一種藝術形式。
後現代主義建築:體現「少即是無聊」的代表性風格?
後現代主義建築於 1970 年代末興起,是對當時主流的現代主義提出的批判性回應,至今仍持續影響著當代建築的討論。其特徵包括複雜性、豐富的色彩運用,以及充滿表現力的設計方式。
安特衛普六君子 The Antwerp Six:一群名字太難念的比利時設計師?
時間回溯到 1980 年代,安特衛普成為了時尚革命的發源地,這主要歸功於安特衛普六君子。這六位來自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的學生,他們顛覆了傳統,打造了一種嶄新且前衛的時尚哲學。
Dries Van Noten——離不開花園的時裝設計師
Dries Van Noten 是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在時尚界扮演著低調卻極具影響力的角色。儘管身處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他仍選擇保持神秘感,不以廣告或網紅為手段,保持品牌的低調形象。
Fluxus 激浪派藝術運動:藝術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藝術
Fluxus,又稱激浪派,是在 1960 年代興起的前衛運動,強調將藝術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無論是實物作品還是表演作品,激浪派的作品往往展現了對藝術本身的批判態度,並將過程置於成品之上。